时间:2023-11-11 点击: 次 来源:网络 作者:佚名 - 小 + 大
张建仕 张建仕: 樟树酒业的发展与其文明变迁、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在赣江、袁水汇流处,在“控南蛮而引瓯越,汇双流以连彭蠡洞庭”,素有“四会要冲、八省通衢”之称的苍茫大地上,在距今约4500-5000年前,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劳动、生息、繁衍。他们也用自己的双手,揭开了樟树人类的历史。 樟树步入奴隶社会后,青铜文化高度繁荣,农业生产进入“犁耕农业”阶段,粮食生产的发展,为酿酒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。吴城出土的酒器有与中原造型相同的青铜斝(jiǎ)和铸造青铜斝的石范,另外酒器樽、爵等均有出土,说明这里的酿酒业已相当发达。 樟树酒文化,有文字记载是从南宋开始。 爱国诗人陆游在江西临川任职时著有《剑南诗稿》,在《对酒》诗中写道:“名酒来清江,嫩色如新鹅”,可见当时樟树的酒已很有名气了。 宋代临江郡,也叫清江县,有两种名酒,分别为芗林秋露、玉井秋香。两种名酒均为当时清江县人向子諲所制,他极喜饮酒,连其词集都名为《酒边词》。 四特酒的名字,要追溯到清朝末年,当时娄德清与陈源茂合伙在樟树镇开了一家酒坊,名“娄源隆”,后拆伙由娄德清一人经营。 民国初年,娄源隆、陈源茂、娄万成等七家合股经营酿酒作坊,之后又由娄源隆独营。 酒坊创南北合一的酒型,与当地土酒工艺相合酿造,并巧为勾兑,生产出酒色清亮、香醇可口的色、香、味俱全的特型白酒。 “四特”酒一名,首先是娄源隆的分店“集义”为显示它的酒好,在酒坛上贴上两个“特”字,称“双特”。结果,另一家分店不甘示弱,则贴上四个“特”字,以示它的酒更好,后来娄源隆生产的酒便以此命名。 娄源隆的四特酒,除了酒型独特而畅销不衰外,同时也是以信誉取胜。市场紧俏时,他的酒不马虎出店,不随意提价。生意不景气时,也保持酒质不变,从不降价,因而获得很高信誉。 有一首诗,对四特之“特”评价是:“亮似钻石透如晶,芬芳扑鼻迷逗人。柔和醇甘无杂味,滋身清神类灵芝。” 四特酒从1963年开始,多次蝉联江西省名酒和优质酒,荣获国际博览会金奖。樟树酒业的发展可以说与樟树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息息相关、密不可分。赣江在冲出峡谷后进入清江盆地(樟树是清江盆地的核心地区),水流变缓、河道变宽,为各类生物提供了生息繁衍之地,也是人类在此聚居的首选之地。历来樟树就是沟通南北、连贯东西的重要商贸之所,加上樟树人民蕴育特有的包容和好客精神,从而助推了樟树酒业的发展和繁荣。 |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