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4-02-03 点击: 次 来源:网络 作者:佚名 - 小 + 大
有人说,中国只有两种酒企:一种是茅台,另一种是想做下一个茅台。而几番冲刺上市的国台酒业或许就是第二种。 不久前,国台酒业发文回顾了 2023 年公司取得的成绩,从清库存到成功打造百亿大单品,国台酒业对自己进行了全方位的大改造,以实现市场地位的不断提升。 与此同时,白酒市场中,各品牌竞争呈现白热化,价格竞争逐渐激烈,市场份额也越发集中。在这一竞争态势下,国台酒业又将如何走出迷雾? 国台酒业几番折戟,终将崛起 国台酒业的 IPO 之路可谓一波三折。自 2019 年完成股改后,上市的步调紧锣密鼓,随后在 2020 年 4 月完成上市辅导,紧接着却在 2021 年终止了 IPO 审查,最终成为 " 酱酒第二股 " 的梦阶段性搁置。 过去,国台酒业一直面临着高库存、高费用、高负债率的 " 三高 " 难题。招股书显示,2017 年至 2019 年期间,国台酒的销售费用分别为 1.03 亿元、2.37 亿元和 4.47 亿元,销售费用率分别达到 18.27%、20.33% 和 23.88%。其中,广告费在两年间增长了 8 倍。 持续的支出也拉升了国台酒业的负债率。截至 2019 年底,国台酒业的有息负债余额为 18.17 亿元,占总资产的 37%,资产负债率达到 61.10%。 此外,过往三年国台存货分别为 11 亿元、12.1 亿元、13.9 亿元,分别占总资产的 32.8%、35.3%、28.6%。对比现有的白酒上市公司,上述数据均相对高于排名靠前的酒企。 具体来看," 三高 " 问题的背后,一方面是因为市场环境的风云变幻。随着 2021 年之后酱酒热退潮,赛道红利不在。市场统计数据显示,2021 年出产的飞天茅台原箱 10 月 20 日的 3800 元 / 瓶下跌至 11 月 4 日的 3420 元 / 瓶;散瓶则跌至 2700 元 / 瓶。 其实最早的酱酒热本质还是资本热,因为有茅台作为参照物,让不少人认为酱香酒是一门非常赚钱的生意,致使各大酒企纷纷入局酱酒,除了知名酒企外,还有大量跨界资本步入茅台镇做贴牌酒。 据光大证券研报数据,2017 至 2020 年,酱酒收入年复合增速达 13.15%,远高于白酒行业整体 1.78% 的复合增速。 然而,贴牌酒带来的体系混乱、品质参差,使得市场相关部门加大了监管和整治的力度。资本也从一开始的追捧转而变脸。同年 8 月,水井坊(600779.SH)宣布终止酱酒合资项目;随后 10 月开始,吉宏股份(002803.SZ)和众兴菌业(002772.SZ)也陆续宣布终止收购。 因此,身处其中的国台酒业也不得不 " 回炉重造 "。 另一方面也有其自身的因素。早期,不少上市酒企为了调动经销商积极性,纷纷采取了 " 大商 + 股权 " 的模式。2016 年,国台酒业也顺势推出了 " 股权激励、厂商联盟 " 计划。这使得持股经销商可以享受到更低的拿货价。 只是坐等国台酒业上市后提价的经销商,并未如期等来捷报,大量囤货后只好想办法快速出手。随之而来的价格倒挂让国台的大单品陷入困境,也使得国台与经销商的关系变得动荡。 " 出师未捷身先死 " 一度难倒了当时的国台。但值得庆幸的是,在贵州省 2023 年度上市挂牌后备企业名单中,国台酒业依旧位列其中。可见市场和政府对国台依旧充满期待。 同时,在刚过完的 2023 年里,国台也取得了更加令人瞩目的成绩。 国台酒业副董事长吴迺峰表示,国台主要业绩指标可以用稳中有进来总结。不仅如此,还将国台国标酒打造成了 " 百亿大单品 ",其销售量同比增长 54%,动销增长 49%;国台十五年销售量同比增长 18%,动销增长 9%。 市场拓展方面,国台国标酒的销量也在广东等 6 省实现翻番,河南、山东等 12 省实现 50% 以上的增长。 海外市场方面,国台正式开启国际化新征程,产品远销匈牙利、韩国、美国、加拿大等国家,实现了海外市场的新增长点。 多维度来看,如今的国台已经渡过低谷,正式走向了上升期。 唯有沉淀当下,才能厚积薄发 从 2023 年业绩数据来看,国台酒业正在走出一条健康发展之路。据悉,2023 年,国台酒业的品牌价值突破 2000 亿元关卡,来到 2062.68 亿元,位列中国白酒第十名、贵州白酒第三名。 其中,国台酒业的核心单品国台国标酒,品牌价值已经高达 1001.92 亿元,位列全球酒类产品白酒类第九名。 随着动销率、开瓶率的大幅提升,国台酒业的市场去库存效果明显,尤其在宴席市场,国台国标酒更是取得了较大突破。 而国台酒业之所以能够实现这样的成果,主要得益于其立足高端定位,从产品打造、渠道布局、品牌建设等方面多维发力。 在过去的 2023 年里,国台通过市场营销开路,推动品牌势能提升,并同步打造百亿大单品国标酒,形成 " 单点突破 " 的局势。 不得不说,一个品牌在创立之初想要打造品牌影响力,在消费者之间形成独有的品牌认知,这离不开好的市场营销。 2023 年 6 月,国台在端午这个特殊的节日氛围中,推出叠滘龙船漂移系列赛,这一举措就为国台带来了很好的品牌效应。据悉,活动期间,国台酒 · 叠滘龙舟赛全网关注度超 5 亿次。 此外,国台还将宴席市场作为主要阵地,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拓,2023 全年开展婚宴寿宴升学宴等各类宴席 6 万场、96.5 万桌,影响消费者 960 多万人。 显然,宴席作为国内饮酒的主要场合,是不容有失的一块阵地。国台通过完善后台宴席服务保障体系和推广体系,成功将每一场宴席都打造成了一次专场品鉴推广会,这使得国台国标酒逐步成为了国内宴席市场中的核心产品。 截至 2023 年 12 月底,国台国标酒的终端数量明显得到扩量提效,累计开拓核心终端 4.2 万家,尤其在宴席市场中,国台国标酒销售量同比增长 146%,正式向百亿大单品迈进。 不仅如此,随着宴席市场的需求回暖,白酒各价位段产品的销量表现也开始分化。目前,国台国标酒在同价位带表现突出,尤其在广东市场 400 至 600 元价格区间中,其开瓶率位居首位,这主要也因为国台国标酒抓住了正在快速复苏的宴席场景。 此外,国信证券数据显示,当前的白酒市场中,100-300 元价位产品的动销明显好于其他价位带,如安徽地区的酒企充分受益宴席红利,100-300 元大单品均有超过 20% 的增长。 对此,国台酒业表示,未来仍将围绕大单品国台国标酒展开,还将继续加强 150 元至 300 元价格带的市场布局,比如主攻大众市场的怀酒,并推出更高性价比的品牌记忆产品,建立根据地市场。 而根据地市场由于具备一定区域属性。据国信证券研报分析,在行业调整期间,区域型酒企因基地市场消费基础扎实,其基本面表现相对扩张型酒企更好。 因此,长期来看,国台酒业在大众市场或将占据更为有利的地位,长期规划上也将铺就一条更为平坦的道路。 那么,除了加强营销推广和品牌塑造,国台还可以将哪些方面作为突破口。 早在 2023 年 3 月举行的中国酒业协会成立三十周年庆典上,宋书玉就提到,消化库存已经成为白酒行业的首要任务。据 Wind 数据统计,2020 年时,A 股 20 家白酒上市企业的存货总和为 985.46 亿元,而截至 2023 年前三季度,存货总和已经达到 1363.54 亿元。 高库存也是国台酒业需要攻克的难题。而高库存带来的下一个问题就是价格倒挂。这在国台早期递表上市时就已经出现, 但同时这也是目前全行业的普遍现象。据白酒行业营销专家肖竹青观察,目前在北京地区,只有茅台酒和红星二锅头做到了顺价销售。 红星二锅头之所以可以做到,这与其强有力的市场监督不无关系。 据红星二锅头总经理肖卫吾介绍,品牌方旗下设有市场监察小组,每天都会检查终端超市和烟酒行的产品送货单价格。若发现送货单的价格低于厂方指导价,就会罚款甚至取消代理商代理资格。据悉,通过这种强势的控制,红星二锅头在全国市场实现了顺价销售,渠道利润达到 30% 以上。 而价格倒挂这一现象对于国台来说,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,虽然这需要采取强硬措施来杜绝,但同时也需要维护原本就相对脆弱的经销商关系。 总体来说,国台酒业经过近几年的努力,已经为自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,接下来无论是备战资本市场,还是企业自身的长期发展,国台酒业都将展现不一样的面貌。 结语 打造百亿大单品、加强品牌推广和营销,国台酒业正在赋予品牌更强的生命力。从销量和品牌影响力来看,国台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。 同时,2023 年作为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的一年。高库存、低动销业成为整个行业亟需解决的难题。面对挑战,国台酒业提前谋划并调整,从 2022 年开始及时调整营销思路、拓展市场渠道、筑牢市场底线,这一系列准备都在为未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。 |
上一篇:大消费新年展望|白酒“开门红”加速分化,酒业流通传统模式悄然生变
下一篇:没有了